杏鑫
最新动态

你的位置:杏鑫 > 最新动态 >

当年爆火的“女子十二乐坊”,放弃中国到日本发展,现状如何了?

发布日期:2024-06-08 00:43    点击次数:90

怎样将中国古典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进行融合呢?

这个极为罕见且新颖的艺术形式,即使在当下也很少见,然而早在20多年前已经有人成功地创造出来,并且得到了全球热烈的回响。

"女子十二乐坊"在巅峰时期创造了许多国家的历史记录,但与其他乐团不同的是,她们的重心更加专注于拓展海外市场,对国内市场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如何在离开中国后继续传承中国风的精髓?然而,现在我们为什么无法再听到她们的音容笑貌呢?

阻力不断的开始

我们要上春晚了!

当王晓京先生向众多姑娘宣布这个好消息时,让人意外的是,大多数成员的笑容只是瞬间的。

我们是否真的有能力呢?

这是成团最初大部分成员都有相同的内心独白,与常人的想象截然不同。这群年轻女孩并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许多人都是在校生或是刚刚毕业的艺术院校学生,他们拥有的成就与众不同。

她们正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尽管只过去了半年左右,但正式演出只发生了一次,而且还非常简单。

姑娘们此刻所从事的事情,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她们的信仰,就像许多当时的观众一样,更多人对这种新颖的艺术形式持怀疑态度。

她们和观众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她们对怀疑的程度更少,而观众则更多。

"女子十二乐坊"从一开始就采用中国古典乐器和传统乐器来演奏流行音乐,将传统力量与现代趋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种独特的做法不仅挑战了保守派的传统观念,而且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魅力。

想要对过去进行全新的改变,需要付出汗水和毅力,还要有内心深处的无比自信,甚至需要对过去和未来的把握与天赋。因为我们都明白,“祖宗之法不可变”。

王晓京先生作为这项计划的发起人,幸运的是,他确实拥有非凡的才智。他巧妙地结合了两者的形式,并成功地重新激发了它们内在的活力。

乐团的演出非常动听,简单来讲就是如此。

正因如此,他们才被邀请参加春晚。

“女子十二乐坊”在2002年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并以出色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赢得了现场观众持久的掌声,还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音乐团体。

然而,无数观众虽未能亲临现场,却对这种新颖的形式纷纷提出了质疑,乐团的火热程度固然不可否认,但好坏参半。

官方对于这种新形式的肯定和宣传是一方面,然而民间则对于这种偏离传统的音乐形式持有质疑的态度,从乐理大师到普通百姓皆然。

在历史长河中,乐团曾经遭遇过两个艰难的时刻,而这个时刻就是其中之一。无数的批评声音犹如利刃一样刺破了这群姑娘们对音乐的坚守之心。

然而,乐团的创始人王晓京先生并没有选择放弃,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我们将转向海外市场展开新的舞台!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可以说这是一个绝妙的决策。

海外市场的火爆

在海外开展业务,至少可以确保这个市场是清洁的,就像一张洁白的纸一样。

中国当时的文化输出能力相对较弱,许多外国人只是对东方的存在有所了解,对我们的音乐文化几乎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没有任何先入之见,也没有像国内那样强烈的抵触情绪。

国外传入的音乐流派对流行音乐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点至关重要。

2003年“女子十二乐坊”与一家日本公司合作,踏入了日本市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的首张专辑在首日销售了整整一万张,而在短短两个月内更是突破了100万的销售量!

“女子十二乐坊”在日本迅速走红,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在国内一样,她们也有幸登上了备受瞩目的日本“春晚”舞台。

在2003年年末,日本红白歌会邀请了"女子十二乐坊"进行表演,尽管她们在日本出道的时间不到半年。

她们的成功远不止于此。

她们一经成名,就踏上了演艺的道路。在日本举办的音乐会几乎每场都座无虚席,一票难求。举例来说,2004年她们在上海举办了一场音乐会,超过1000名日本人专程飞往上海参加,原因是他们在日本国内无法购得门票。

她们突破了日本历史纪录,第二张专辑在同年3月3日推出后,立即成为首日冠军,随后又连续一周保持第一的排名。

2004年中,除了取得日本市场的巨大成功,她们还在东南亚范围内创下了历史。一场宏大的巡回演唱会席卷了东南亚各国,备受瞩目的新加坡、泰国、印尼等纷纷表达对这个组合的喜爱。

进入04年的下半年,"女子十二乐坊"开始展开对美国市场的进军。

中国艺人首次登上美国最权威音乐排行榜公告牌200强,这是得益于他们在8月左右在美国的多个知名大城市进行的演出,收获了大量观众的赞美。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在8月中旬发布的专辑更是荣登公告牌200强榜单第62名。

直到现在,这依然是中国音乐家所创造的最高纪录,而且正是凭借这张专辑,“女子十二乐坊”获得了两项格莱美奖提名。

即使只是获得提名,也能够证明该表演形式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因为那可是一项备受推崇的格莱美奖。

此外,“女子十二乐坊”还有许多其他的荣誉,特别是后来几年在国际上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由于数量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2004年到2006年之间,毫无疑问,“女子十二乐坊”在这三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们所获得的一系列成就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赞誉。

在女孩们走红背后,各种矛盾也逐渐浮现出来。

争吵、压力与黯然收场

在2006年之前,“女子十二乐坊”主要专注于海外市场,在国内并未投入过多精力。他们基本上每年在日本举办三次演唱会,其他国家则举办一次,而在国内只举办一场演出。

因此,尽管“女子十二乐坊”在海外声名鹊起,但在国内知名度却相对较低,这引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在追求中国风的过程中是否脱离了中国的风土人情?

音乐类似这样的发展,你认为后期还会有进展吗?

虽然一开始,国内舆论相当激烈,选择开拓海外市场是可以理解的决策,然而,现在“女子十二乐坊”明显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成功,仍然不重视国内市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这导致了团队成员对中国风的理解产生偏差,有人认为只有古典音乐才符合中国风的要求,有人则认为只有民族音乐才能真正代表中国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分歧逐渐积累成矛盾。

其次,以前大家都是在不同地方生活的陌生人,然后才组成了一个由十几人构成的“女子十二乐坊”。

能够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吗?对很多人来说,乐团中的成员仅仅是一群共事的同事而已。况且,有些人来自富裕家庭,性格比较懒散,而另一些人从小就勤奋努力,被誉为卷王。

怎能期望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相处时不会发生矛盾呢!

比如说,有些姑娘是来自江南的,带有江南独特的烟雨气息;而有些姑娘则是典型的东北豪爽之人。成长环境不同,面对相同的事情时,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

在明知团内矛盾重重的情况下,王晓京依然胸怀压力山河,全力安排了蔚蓝娱乐团体的“女子十二乐坊”演唱会,白天不辞辛劳为工作忙碌,晚上可能还要与同事发生争吵。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提及,那就是工作压力的强度极高。

可想而知,“女子十二乐坊”的人气已经消散无踪。

“女子十二乐坊”在海外的声誉日益衰落,他们的表演质量不断下滑。曾经备受追捧的演唱会现在几乎不再引起人们的关注。

王晓京觉得在国外无法继续下去,于是带着她们回到国内,重新开始适应国内市场,重新拾起那些有些生疏的工作。

现阶段面临了一系列问题。首先,虽然过去几年,国内许多人对古典乐器和流行乐的结合已经有所习惯,对此持反对态度的声音也不再那么强烈,但是自从“女子十二乐坊”回到国内市场以来,他们发布新作品的速度很慢,并且缺乏引人注目的创新。

第二就是“女子十二乐坊”每天都在不断更换成员。

自从团内矛盾频发以来,一些成员选择了直接退出,而其他一些老成员则出于个人发展的考虑选择了独自飞翔。

在面对这一情况时,王晓京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关注,他认为人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种全新的音乐形式才是至关重要的。毕竟,他们当初也是招聘了毕业生,现在他们只需效仿即可。

“女子十二乐坊”的成员更迭速度太快了,新老成员的水平相差悬殊,即使新成员练习了两三个月,也难以与老成员持平,更别提突然有老成员选择离开的情况。

因此,“女子十二乐坊”在国内并没有太好的声誉,有许多人批评乐团没有重视国内市场,也缺乏足够的尊重。

回想起过去,曾有“女子十二乐坊”为了在日本成功出道,团队中的十几名成员与王晓京忙碌了一年多才能完成他们的首张专辑。然而,在国内,我们只能欣赏到他们举办的一场又一场演唱会。

音乐人失去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如果没有作品的话。

“女子十二乐坊”自2010年起开始逐渐失去了其影响力,而到2015年,王晓京因病去世使得该乐团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完全陷入了低谷。

据资料查询可知,自2017年起,“女子十二乐坊”一年共参与了三次活动,而在2018年则有五次参与机会。目前,他们即将迎来2023年的最后一次参与活动。

以上提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表演活动,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文化节、节目录制等,并与音乐关联不大。

大家所关注的是“女子十二乐坊”所象征的音乐形式和过去辉煌的历史,而不是现如今这个乐团仿佛只是一个空壳。

到今天为止,“女子十二乐坊”已经迎来了第四代成员组合的更新,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只能心生叹息,以此作为我们的结局。

王晓京曾率众人高呼“冲向格莱美”的理想,然而如今看来,这一目标似乎已经化为泡影,而“女子十二乐坊”是否真正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放弃中国市场是否是他们的出路呢?

结语

许多人不敢踏上的国际舞台,“女子十二乐坊”却毅然迈向,这种勇气和强大的实力是这个乐团最初辉煌的基石。

“女子十二乐坊”这个名字曾经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它的存在不仅在推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还促进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无论是出于商业成功还是其他原因,它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团内的矛盾与创始人的不作为,最终导致了一个不尽如人意的结局。然而,我们可以质疑她们是否真正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Powered by 杏鑫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